您当前位置:大会首页->媒体聚焦
“电饭煲之问”引发供给侧改革之思
作者:  来源:河北日报  发布时间:2016-3-10 11:06:10
 

  “没有理由,那么多企业做不好一个电饭煲!”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谈到“到国外买电饭煲”时“怒了”。

  2015年,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.1%,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,装备制造业规模超过全球比重的三分之一。然而,圆珠笔、电饭煲这样的“小物件儿”,却暴露出我国制造业结构性短板。

  两会代表委员发出的“电饭煲之问”究竟如何作答?怎样擦亮“中国制造”这块“金字招牌”?

  “那么多企业,为何做不好一个电饭煲?”

  8日,人大广东团分组会上,几位代表为“一粒米”讨论开了。

  “以前以为电饭煲没什么技术,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,国内企业还真做不了。”小米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雷军说,“口感真的好,好像能让米粒在电饭煲里跳舞。”

  “除了日本两家公司,我们没这个专利。”雷军说。

  ……

  今年两会,电饭煲成了“高频词”。代表委员关切之余,也折射出“中国制造”的一些短板:制造业大国,却难觅几个全球叫得响的牌子;是出口大国,但90%以上是贴牌产品;海外大到大家电、小到指甲刀保温杯被人抢,国内一些产能落后的企业库存积压严重……

  “有‘智’才能有‘质’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接受采访时说,中国制造业走到十字路口,供给侧改革是唯一出路。

  产品“供给侧改革”已是共识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提出,实施质量强国战略,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。

  “以前人们对日用品品质要求并不高。消费升级后,需求侧发生变化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说,“企业必须积极回应这一新趋势。”

  国货“新比较优势”如何再造?

  “说起中国产品,过去常常联想到质量一般般,就是因为缺乏‘工匠精神’。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是经历了低端转型后才出现了索尼等企业。”雷军说,“过去5年是创造奇迹,未来5年不是再创造奇迹,而是要重创新、补短板。”

  好创意需要好制度维护,给创新者以保障,给“精业者”吃上定心丸。一些企业不重视科技研发,仅靠着模仿和山寨,盲目追求规模,形成了产能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,也打击了创新企业的积极性。

  董明珠认为,要重拾竞争力,实现供给侧的改革落地,首先要解决两大问题:一是专利保护,让供给侧能够安心于技术研发,设计和制造更好的国货精品;二是支持国货,使国货脱离低质低价的形象怪圈,打造真正的国货品牌。

  创新驱动,“谁”来驱动创新?

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61次提及创新。瞄准技术前沿,把握产业变革方向,创新驱动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。

  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提出,深入实施《中国制造2025》,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,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结合,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。

  “创新驱动的方向非常精准,那么‘谁’是创新的最根本驱动者?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对记者说,“这里面政府扮演好角色。”

  他认为,一方面要继续简政放权,简化企业办事流程,降低办事成本;一方面还要适当增加“容错度”,“企业家的信心建立起来,预期稳定下来,创业的水才能活起来。”

  还有一些代表委员建议,加大政府资金投入,对于有自主专利的科技企业给予资金倾斜。

 
责编: 陶影
   
版权所有:《公民与法治》杂志社
(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